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冠心病爱找什么人?九种危险因素莫忽视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06-04 | 8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零级预防”最重要

我国冠心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能否扼制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关键在于防。冠心病的预防包括四级:零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即防发病、防事件、防后果、防复发。

零级预防指的是预防整个社会危险因素的流行,提高整个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水平。全民“零级预防”就是要让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更高,体质更强。比如要改掉吸烟、不爱运动、出门就打车、进楼找电梯这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九种危险因素莫忽视

一级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危险因素而采取的措施。例如,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要降低血压和饮食干预,以避免卒中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2.性别:男女患病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率明显上升,60岁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工作常有紧迫感的人易患病;

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者易患病,食量大者也易患病;

5.血脂:脂肪摄入过多、脂质代谢紊乱等造成血脂异常者易患病;

6.血压: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6倍;

8.肥胖: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9.糖尿病:糖友发病率是常人2倍。

以上9类人要做到:合理膳食,总热量不要过高,中年以上者尤应预防超重,饮食宜低脂、低胆固醇,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戒烟、限酒,每天酒精摄入量少于25g;多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克服心理障碍。

发病信号需牢记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自行缓解;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心慌、胸闷;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