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科学体系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有80年左右的历史。心身医学一词是德国精神医师亨罗斯1918年在讨论市面正式提出的。1935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心身医学的开拓者之一邓伯(Dunber)加以采纳,并于1939年在他领导出版地《美国心身医学杂志》诃944年建立的美国心身医学会加以推广。系统医学概念的形成,正是基于心身医学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西方又称之为综合医学模式),以及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探讨。

    概念:

    广义概念: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同疾病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其含义非常广泛,是当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学科之一。

    狭义概念: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主要指研究心身疾病(简称心身症)——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心身医学的研究和治疗对象。注重从整体论和生机论角度研究人体的中医,自古以来就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疾病的重要影响。中国早期医书《黄帝内经》就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还认为,人的得病有两方面原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躁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百病生于气。等。心身医学在西方诞生后,心身疾病的概念不断被完善。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致病作用的躯体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亦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病变(即病理解剖学改变)的表现(如冠状动脉硬化)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偏头痛)所致的临床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其发病机制与情绪与躯体功能、性格与心身疾病 、生活事件与心身疾病、个体易感性与心身疾病、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系统、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有关。心累了,身体罢工可以形象地说明心身疾病发生的机制和原理对心身疾病的临床诊断有如下几个重要指标和主要特点:1、 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表现和体征,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2、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且随着病人情绪与人格特征的不同而有明显的病征差别。3、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4、对该病用单纯的生物学治疗,效果不理想。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调资料,实际上,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非常高,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国外则高达10%—60%。像原发性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慢性疲劳等都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但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而看成与精神科相关,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

    研究范畴:

    心身医学的研究范畴不仅仅限于某一器官和系统的疾病本身,也不仅指疾病的病力学,它是研究疾病的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预后、病前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前驱性特征,心身相关规律。心身医学是从心身相关的基本立场出发,考察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试图提出综合——整体性医学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心身相关原理 心身医学是研究由精神因素引起或参与引起的、表现为躯体疾病的学科,主要研究范围为:1.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2.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的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3.提倡医疗照顾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

    产生背景:

    医学的发展,往往与人类对身体和疾病的科学认识的变迁,有着密切联系。在远古,医学是建立在人们对疾病的神魔化认识的基础上的,注重祭祀、祈祷、巫术等原始宗教的方法,故而治疗疾病的人有巫医之称。古代和近代的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则是人们以机械论和还原论来解释身体现象和疾病的结果,并随着人体生物学、病理学的发展,这种医学成为现今世界最普遍的医学模式,叫生物医学模式。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成为这种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事业最大的历史贡献,并且该模式在未来还会在分子生物学、中西结合医学等领域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本主义观念的深入人心,科学对人的审视越来越全面和系统,对人类疾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越来越重视。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在其成立宣言中,把人的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况。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疾病已被发现不能单纯从生理学角度去研究和治疗,除非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考虑进去。于是,美国精神病学家、内科学专家恩格尔(Engel)就强调,在新时代,进行医学模式的转变十分必要,即建立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里有两个转变方向,一种是医学研究对象宏观化,注重社会宏观状况对全体社会成员健康的普遍影响,由此诞生医学社会学。而另一个方向是个体研究的系统化,即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全面系统地诊断病人个体,心身医学由此产生。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发源于20世纪前叶,由哈立笛(Halliday)和亚历山大(Alexander)等医学家最早提倡。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学、巴甫洛夫(Pavlov)的行为科学研究成果等,为心身医学的早期发展提供了理论沃土。1939年,精神病研究专家邓伯(Dunber)首次出版《美国心身医学杂志》,5年后他又领导建立了美国心身医学会。这标志着心身医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诞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疾病,是造成现代人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身心医学由此也越来越多得到医学界的重视。所以,对这种新兴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对医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现状和意义:

    当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可谓是史无前例的,由此而产生的种种高度普遍的心理和身体问题(现代病)也向医学界提出了新的呼唤。医学的长期实践已经证明,对病人心理因素的忽略,会给医疗效果带来不良的影响。对于日益增高的心脏病发病率,医学研究者们已经考虑城市拥堵喧嚣的环境在这其中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开始改进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使其更加全面综合。

    与此同时,心理学、精神病学与医学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众多综合性医院已经设立精神科,精神科医生常常被邀请参加对具有精神病症状的或情绪紧张的躯体患者的会诊。欧洲各国正在出现万能医生,他们同时具有治疗躯体疾病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技术。躯体疾病和心理病症的综合性治疗将越来越普遍。看来,今后将会有这样一个趋势,临床医生越来越需要掌握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知识,而精神科医生也越来越需要学会与内科医生合作诊疗。

    心身医学在对行为治疗的有效性问题上寻找到有力的支持证据,通过对身体行为有意识的设定,来达到改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躯体、脏器官能状态的目的。心身医学虽不注重具体疗法的设计,但却在利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尽量为这些健康实践成果找到理论上的依据,特别是对于情绪与身体的关系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心身医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去,给这门学科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心身医学在我国尚是新兴的学科,改革国内医疗模式非常重要,加强医学生的综合性业务教育,提高心身综合治疗的业务素质,更是迫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