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分家长的缩影:孩子考好时,他们给“一颗糖”,考不好时,甩“一巴掌”。这种传统的奖惩方法反映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们错误的引导方向,让孩子产生“在家长和学校眼里,除了成绩,我就再没什么用”的意识。教育孩子的方式极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着他们面对“坎儿”时的心理状态。
孩子心理状态“受冷落” 容易造成孩子抑郁的因素还有许多,可能是生活细节的累积,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大事,甚至是自己的性格特质和身体缺陷等。但不管怎样,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的重视与否是影响孩子情绪的关键性因素。
许多父母把对孩子的关心都集中在了学校考试的成绩上,仿佛孩子只要考得好,其他的水到渠成。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孩子在抑郁症前期时得不到家长和学校的心理引导,又或者是家长不愿承认孩子患抑郁症的现实,直至孩子病情加重到影响学业才加以重视。这种对心理问题的忽视会使孩子在消极情绪状态下甚至抑郁初期不愿向家长和老师敞开心扉来谈自己的情绪问题。
然而,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课程中却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重视,我国对此虽也有效仿,但我们仍期待能达到更好的成效。并且,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的重视程度也应不断提高,以防抑郁症学生比例增加。
给爸爸妈妈的5句忠告:
1、成长比成功重要
——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现在的父母有个奇怪的现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念书。夏令营,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老师问“你不爱吃吗?”“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鸡蛋长什么样?”“我们家鸡蛋是白的、软的,这鸡蛋太硬咬不动!”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摆好了切成四块放在面前吃,所以别老预设结果,而要重视成长过程,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2、经历比名次重要
——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无能
都说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这是因为家长不给他们接受磨炼、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机会。“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可能发生,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可以包容孩子,让家成为孩子最后的港湾;可以理解他,让他找到温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没有出路时,给他指条路而不是给他一堵墙。
3、付出比给予重要
——给孩子爱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