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06-06 | 564 次浏览 | 分享到:

神经性厌食(AN)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病人自己故意限制饮食,甚至极端限制饮食,尤其排斥高能量饮食,致使体重降到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也仍然认为自己瘦得不够。虽已严重消瘦,病人仍强烈地认为自己太胖,害怕体重增加。为避免发胖常主动采用一些方式故意减轻体重。部分病人常常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的行为。病人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养不良,继发性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性暴饮暴食。

病程常为慢性迁延性,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常常有持久存在的营养不良、消瘦,约50%的病人治疗效果较好,表现为体重增加,躯体情况改善及社会适应能力改善,20%的病人时好时坏反复发作,25%的病人始终达不到正常体重迁延不愈,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约5%~15%的病人死于极度营养不良、心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或心境障碍所致的自杀等。其并发症常见的有焦虑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心境障碍、物质滥用等。

AN的发病年龄及性别特征国内外相仿。主要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其发病的两个高峰为1314岁和171820岁,30岁后发病者少见,围绝经期女性偶可罹及。据美国报道女性的终生患病率大约为0.5~1%,90%以上的患病者是青少年女性,男性患者少见。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其它国家。我国的发病率不详。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供应的不断丰富,以及对“瘦为美”标准的追求,使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神经性厌食的病因仍在探讨之中。目前的研究认为病因有几个方面;心理因素:发病前往往有某些生活事件发生,影响人的情绪,出现情绪问题;一些患者存在某些人格弱点,如轻微的强迫性人格、敏感性人格等;患者常常存在体像障碍,透过症状可以看到背后隐藏的家庭问题。生物学因素: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神经性厌食的急性期大脑神经递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某些神经肽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患者有月经紊乱和体温调节障碍。社会文化因素: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向、追求美的标志是苗条瘦身,一旦这种审美意识转化为某些人刻意追求的目标时就容易出现此种问题。

诊断依据以临床症状为主。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体重减轻是自己故意造成的,常常采取的方式是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常有怕胖的超价观念。内分泌紊乱症状,女性表现为闭经,男性表现为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

此病可与某些躯体疾病引起的体重减轻相鉴别,躯体疾病的病人很少有怕胖的超价观念及体像障碍。与抑郁症的区别在于抑郁症的病人没有对体重增加的过分恐惧,单纯改善体重后仍会有抑郁发作。

治疗神经性厌食比较困难,患者往往不认为自己的症状是病,不配合治疗。治疗的一般原则是首先纠正营养不良,同时或稍后开展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以及辅助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典型病例】

某女,17岁,中专学生。因少食、消瘦、衰竭于19973月入院治疗。患者身高1.63米,体重55公斤,身材长相在班上属上乘,特别受到男生“拥戴”。4个月前班上来了另一名女生,身材苗条,在外貌方面比患者优越,患者受到男生“冷落”。为了满足虚荣心并在外表上超越所有女生,患者开始节食。最初拒食肉类食品,后拒食米饭和面食,最近只喝少许菜汤、水果汁,体重下降至33公斤,经常感冒发烧,月经停止,因极度消瘦无法坚持上学而入院。 诊断:神经性厌食。

心身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