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Is)很少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由于其进入乳汁的药物剂量相对较高,且存在包括心脏风险在内的其他顾虑,一般避免针对产后抑郁患者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此外,多塞平尚有发生婴儿呼吸抑制、吸吮不足、肌张力低下及呕吐的个案报告。苯二氮卓类药物可用来控制严重的焦虑,失眠等症状,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对于围产期的抑郁症患者,其用药剂量都应该控制在最低起效剂量,不足量的药物治疗会给胎儿以及新生儿造成双重风险 :1. 暴露在药物中的风险;2. 母亲病程反复给后代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目前尚缺乏有关产后抑郁治疗时长的数据,但一般建议为降低复发风险,抗抑郁药治疗应维持6个月至1年,随后逐渐减停。对于有抑郁复发史的患者,维持治疗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3. 补充和替代医学治疗
已有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围产期抑郁症效果肯定。刺激部位一般采用左侧DLPFC, 刺激强度为100% ~120%运动阈值。产前郁患者使用rTMS治疗过程中宫缩情况正常。产后婴儿出生情况均正常,母婴交流及喂养过程均无受影响。
近年来,光照治疗作为一种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方便经济的治疗方法被大量研究,其对于围产期抑郁症的疗效也被部分临床研究证实。在治疗初期,建议采用30min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不超过10000 lux。
除此以外,雌激素替代治疗、Ω-3脂肪酸、叶酸、S-腺苷甲硫氨酸、圣约翰草、锻炼、按摩、针灸均曾用于治疗产后抑郁,但疗效尚缺乏严谨的证据。